宾川县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破除“为官不为”
作者:王 芳 发布时间:2015-04-08 09:38:09 点击率:5
宾川县坚持惩防结合,把治理“为官不为”问题与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结合起来,采取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健全考评体系、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在理清职能职责、抓常制度建设、严格监督考核三个方面下功夫,破除当前部分干部存在的“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以及“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等“为官不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和社会环境。
在理清职能职责方面下功夫,让为官者“不得不为”。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强化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按照层级,将部门权力和责任分解到人头,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制。着力推行政府“责任清单”制度,列出政府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将全县各级各部门的责任用“清单”形式明确下来,让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明白“法定职责必须为”,深化“不为就是渎职,为不好就是失职”的意识,克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只守摊子、不求进取”的思想,以“责任清单”形式倒逼干部干事创业。梳理列出500余项事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基础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事项,并将责任分解到7位政府分管领导、44个县级部门、10个乡镇政府负责人,采取“有主要内容、有目标任务、有工作计划、有责任主体、有考核办法、有奖惩措施”“六有”要求,构建“权责一致、运作高效”的政府职责体系,着力促官“不得不为”。
在抓常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让为官者“不想不为”。正所谓“坏制度让好人变坏,好制度让坏人变好”,人都是有惰性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好的制度才能让不想作为的干部愿为,让有作为的干部有更大的作为,通过制度对领导干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激励才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宾川县深入推进人民群众评议干部工作,建立完善以“一评二促”为主的工作机制,以民情民意收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督查催办、群众评议、结果运用六项制度为核心,从群众意见收集、办理、反馈到运用为一体的立体式、全方位制度体系,注重引导干部树立责任意识,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事情,逐步建立治理为官不为现象的长效机制,一阶段一个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切不可“一阵风”,也不可能通过一两个活动解决问题,努力形成“经常抓、持续抓、天天抓”的浓厚氛围,着力促官“不想不为”。
在严格监督考核方面下功夫,让为官者“不敢不为”。一是严格责任追究,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健全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机制,为群众监督提供便利条件,让为官不为者无处遁形,特别是加大对懒政怠政行为的曝光频率,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形成高压态势和震慑效应。二是对“为官不为”问题不搞“下不为例”,坚持严查严管,按照媒体曝光和网络反映问题不放过、实名举报问题不放过、上级机关和领导批示的问题不放过、典型问题不通报不放过“四不放过”要求严肃处理为官不为者。三是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既注重年度考核,更注重平时考核;既注重对单位整体的考核,也注重对领导干部个人的考核;既注重对工作结果的考核,也注重对工作全过程的监督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干部个人考核评价结果与单位的整体评价挂钩,与干部的升迁交流挂钩,与干部的工资激励挂钩,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公开曝光者没有“位置”,让为官不为者保不住“位子”,着力促官“不敢不为”。